教学科研1

  • 6月27日上午,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邀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Wencai Liu 助理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共振相面的拟周期薛定谔算子的安德森金属-绝缘体转化”的线上学术报告,我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本次报告会。Wencai Liu助理教授在报告中简单介绍周期、拟周期和随机薛定谔算子的基本概念,并总结这三类算子谱理论的一些最新进展。随后,具体讲解一类拟周期薛定谔算子(Almost Mathieu 算子)在相面完全共振的情况下,安德森金属-绝缘体的转化问题。报告会结束后,Wencai Liu 助理教授与我院教师以及学生就共振相面的拟周期薛定谔算子的安德森金属-绝缘体的转化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Wencai Liu(德州农工大学助理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博士后。主要从事数学物理、凝聚态基础理论等的交叉融合研究。先后在数学物理行业高级别期刊Nonlinearity,J. Math. Phys.等发表30多篇SCI论文。他擅长用分析的工具研究数学物理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薛定谔算子的谱理论,例如拟周期薛定谔算子的安德森局部化,随机薛定谔方程的局部化解的
    2022-06-28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陈颉策教授于6月24日上午在腾讯会议作了题为《Why are hypercyclic operators interesting?》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30余人参加。超循环算子的研究是泛函分析、算子理论和代数拓扑学的交叉和热点问题。陈颉策教授概述超循环问题源自不变子空间问题,总结国际上有关超循环算子研究的一些主要结论和例子,同时说明超循环现象是zero-one-law现象。他详细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是单边加权位移算子和双边加权位移算子的超循环方面的结论。此次讲座拓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有利于与会人员更深刻地了解线性动力系统中超循环算子发展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学生就讲座内容和相关研究热点与陈颉策教授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专家简介:Kit Chan(陈颉策教授),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教授是位活跃于泛函分析及泛函理论研究的学者,最近,陈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动力学中超循环的领域。陈教授在
    2022-06-25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天津大学周泽华教授于6月23日下午在腾讯会议作题为《Complex symmetric composition operators on the spaces of holomorphic functions》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30余人参加。全纯函数空间上复合算子的复对称问题是泛函分析中的热点问题。周泽华教授概述全纯函数空间上复合算子的复对称基础内容,总结国际上有关复对称问题的研究现状,他还详细介绍自己及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单位圆盘上若干解析函数空间上复合算子、加权复合算子的复对称问题,单位球上的一些复对称结论。周泽华教授介绍一些后续要研究的关于多变量复合算子复对称方面的问题。此次讲座有利于拓宽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帮助与会人员更深刻地了解复对称复合算子的发展及重要性。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和相关研究热点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专家简介:周泽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数学系主任,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三个数学杂志编委。现任天津市数学会常务理事,美国数学会、德国数学会的评论员。研究
    2022-06-24
  • 6月22日,应环境学院邀请,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孙红文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若干新污染物的人体暴露与健康效应”的线上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等8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期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曹治国主持。孙红文基于新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对新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及我国面临的相关不足进行了解读,并指出新污染的研究与控制需要方法学与理论的创新。他结合团队研究成果,重点为我校师生讲解了典型区域若干新污染物释放特征及暴露风险、新污染的母婴传递规律、邻苯二甲酸酯与女性生殖健康的相关性、新型增塑剂诱发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毒性效应相关研究进展。孙红文综合展望了新污染的科学研究前景及我国新污染物控制政策方向。报告会结束后,孙红文与参会师生就新污染物健康效应跨学科合作、环境归趋和暴露途径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环境学院 胡鹏抟 武大鹏)
    2022-06-23
  • 6月21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俊清教授在线上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国家治理视域中的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围绕报告主题,李俊清从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出发,指出宗教是世界性普遍现象,民族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民族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他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各个阶段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分析,指出我国对民族宗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他认为我国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民族分布与交往格局呈现了新的变化、分裂势力威胁国家安全。报告尾声,李俊清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韩万渠总结指出,李俊清教授的报告系统深入,有对热点问题的深刻剖析,有对中国共产党探索过程的细致讲解,这些让我们对民族宗教问题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王婉慧)
    2022-06-21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胡增运研究员于6月21日上午在数学楼103作了题为《CCHZ-DISO大数据评估新系统》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50余人参加。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数据的质量和模型精度评估成为大数据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胡增运研究员介绍目前的模型评估系统,指出现有的大部分统计指标只评估模型单方面的精度,对数据或模型的整体全面评估缺少。Nature中最新研究表明传统的集合平均等方法在CMIP6模型的选取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对气候变化的结论出现较大偏差。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CCHZ-DISO大数据评估新系统》,其核心理论是欧式空间距离,计算统计指标的距离,其中统计指标种类和数目的选取可根据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需求决定,不同统计指标的权重提供相应的计算方案。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系统评估和数据分析。胡增运研究员介绍了模型评估系统后续研究问题。此次讲座拓宽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学生就讲座内容和相关研究热点与胡增运研究员进行了交流讨论。专家简介:胡
    2022-06-21
  • 6月20日,应环境学院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张寅平教授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进展”的线上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等13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期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曹治国主持。张寅平教授基于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及建筑工程现状,系统地解读了我国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及相应标准的不足,以及“健康人居”为相关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张寅平教授结合团队研究成果,从工程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角度,讲解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物主控清单及确定依据、室内污染物阈值鉴定的最新方法、室内空气质量设计评价技术,以及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张寅平教授综合展望了利用在线监测+人工智能构建室内空气环境人因学和发展建筑空气环境人因工程学的前景。报告会结束后,张寅平教授与参会师生就室内空气半挥发性污染物与挥发性污染物的健康暴露、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物造成疾病负担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环境学院 胡鹏抟 武大鹏)
    2022-06-20
  • 6月19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杨林教授的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以线上方式作了题为“无机非晶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举行,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线上线下参与了此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中,郭林教授详细介绍了其科研团队发展的多种具有普适性的非晶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例如“配位刻蚀”法,“自水解刻蚀-沉淀”法,光刻蚀法等,实现了一维、二维和三维规则形貌的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他们利用同步辐射XAFS谱研究了样品的局域微结构和应用过程中的局域结构变化的信息;探讨了相关材料的催化、力学和光学等特性,提出了相关的机制,建立了科学的构效关系,推动了非晶微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报告结束后,郭林教授和参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人简介:郭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化学、材料领域重要期刊(如:J
    2022-06-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