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全省共评选出42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9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校共有7篇博士学位论文和36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入选篇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本次学校共有14个学院(部)的学位论文入选,其中法学院和社会学院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研究生院多措并举,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通过严格规范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盲审及答辩等全过程管理,加大学位论文盲审力度,不断增强导师、毕业研究生和学院(部)的学位论文质量意识;突出学位论文质量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评价考核机制,将学位论文盲审成绩与招生指标分配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各学院(部)加大对专业学位及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力度,推动全校各学位点人才培养协同并进。学校将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导向,在持续提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学位授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深化学院(部)评聘自主权改革,不断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为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附 件:我校获2024年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名单(研
    2025-10-17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2023年秋日的一个下午,原本正常开放的校史馆突然停电,明亮的展厅瞬间陷入黑暗。站在展厅中央的司若涵,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讲解器,这位2023级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讲解员,心里有些犹豫。她原本想提议“改日再约”,可话刚到嘴边,看到前排一位同学满是期待的眼神,司若涵定了定神:“大家别慌,要不我们‘换种方式’讲校史?”她笑着邀请大家打开手机手电筒,昏暗中瞬间亮起星星点点的光。当司若涵的声音响起时,展厅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她讲述着建校初期的艰难岁月,讲述师大辗转办学的艰辛历程,讲述老教授们伏案科研的动人故事,声音里没有丝毫慌乱。没有了声光电的加持,那些校史故事反而更显真切,仿佛百年时光就凝聚在这点点微光里,与在场的每一个人轻轻对话。讲解结束时,没有人急着熄灭手中
    2025-10-17
  • 近日,我校江智勇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化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了题为Kinetic Resolution for 1,4-Spin-Center Shift-Based Reduction of Azaarene-Functionalized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lylic Alcohols的研究论文。柏祥彬博士和2023届硕士生姚佳潞为共同第一作者,江智勇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自旋中心位移(SCS)‌是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生成自由基中间体的高效策略。然而,SCS的发生严格依赖于自由基与目标键反键轨道间的有效轨道重叠,以及自由基中心邻位给电子基团的存在,因此现有SCS反应主要局限于1,2-迁移模式。通过π共轭桥连接自由基中心与C-X基团实现远程迁移的SCS过程(即远程SCS)仍有待深入开发。现有报道局限于芳香环内的C=C键作为π体系,芳构化作为关键热力学驱动力实现这一过程。拓展SCS光化学转化的应用边界,发现能介导远程SCS的新型高效π体系成为当前重大挑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
    2025-10-16
  • 10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新乡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我校社会学院(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培训中心)联合承办的河南省2025年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科技创新港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出席活动并致辞。省直文明办、省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人,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文明办及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开幕式上,秦法跃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我校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师大在文明实践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充分利用省级研究培训中心,持续深化文明实践项目培育,为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出贡献。活动现场,60位项目负责人围绕文化文艺、文明风尚、助学支教、科技科普、移风易俗等关键领域,通过PPT演示、视频展播和现场路演等形式,全面展示项目成果与特色亮点。经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本次活动最终将评选出一类项目20 个、二类项目40个。活动期间,哈密市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员5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据悉,我省近
    2025-10-16
  • 10月14日下午,我校在求真楼五楼西报告厅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校党委书记冯淑霞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校中层正职、各学院(部)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学习。会上,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周海涛以《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题,从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三大全球倡议”等四个方面全面解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从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品格,并从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等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为题,从背景意义、主要框架、核心内容、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全面解读了
    2025-10-14
  •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全省高校心理情景剧作品遴选结果,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综合评议等环节,共遴选出河南省高校心理情景剧获奖作品60部,其中精品作品10部、优秀作品20部、特色作品30部。我校报送的《“艾”美的陷阱》荣获精品作品。自2025年全省高校心理情景剧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校内作品的遴选与排演工作。前期,经过学院初赛、学校复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艾”美的陷阱》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作品聚焦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以“容貌焦虑”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悦纳自我、欣赏自我,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成长中的挑战。学校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精心打磨,从剧本创作、角色塑造到舞台表演,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利用暑假时间克服困难、全力排演,确保作品能够完美呈现。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围绕心理素质提升和心理危机预防两条主线,抓牢个人心理调节技能提升和宿舍心理成长生态优化两个重点,着力构建宣传教育、咨询服务、课程教学、危机预防、科学研究“五位一体”、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此次获奖,是我校心理育人工作实效的生动体现,学校将继续创新
    2025-10-14
  • 10月14日上午,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协调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宋晔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课程中心主任梁存良主持。宋晔指出,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认证同步推进,标志着学校在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和系统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迈入新阶段。围绕做好专家组进校考查迎评工作,她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两类认证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行动共识;二要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安排,多部门通力协作,高标准完成专家组进校考察各项任务;三要深化认证成效,坚持以认证为契机,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会上,教育学部、美术学院、环境学院分别就小学教育、美术学、环境工程三个专业的认证准备工作及自评报告补充内容进行了汇报。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主任王灵修就专家进校考察的具体安排和各部门主要任务作了详细说明。根据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统一部署,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将于10月19日至22日对我校小学教育、美术学专业开展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进校考察;环境工程
    2025-10-14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作和“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校园网特推出“三级联创展风采”栏目,总结交流和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金算红帆教工党支部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样板党支部”创建为依托,推动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及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近期,该支部在“2025年哈密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项目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作用,成为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高校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典范。强化政治引领,锚定服务方向。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承接哈密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智力援疆、人才援
    2025-10-1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