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魏冬青教授做客数学与统计学院“牧野格致”讲堂

发布时间:2025-05-23浏览次数:10

523日下午,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魏冬青教授做客“牧野格致”讲堂为我院师生作了题目为“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精准药物发现:花椒素抗衰老,癌症免疫与新冠”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共三十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执行院长黄广月教授主持。

报告中,魏冬青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全球突破性技术之一,正在深刻改变着药物发现的模式。他详细讲解了团队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预测方法,以及多肽设计、新生抗原设计等软件工具,这些成果显著提高了药物靶点预测准确度,并为AI药物设计开拓了新途径。魏教授及其团队的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知名期刊。另外,魏教授在报告中也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老年痴呆治疗药物研发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他们以花椒提取物WGX-50——花椒素为研究对象,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发现其可以调控胆碱、β淀粉样蛋白等靶点,具有广泛的抗衰老作用,可作为老年痴呆治疗的候选药物。

魏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不仅让师生们对人工智能精准药物发现的理论及其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还激发了大家对这一前沿领域的浓厚兴趣

专家简介:

魏冬青,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二级教授),鹏城实验室双聘研究员,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院长,淇河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院院士(Fellow), 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副主委、国际交叉科学学会会长。荣获横山亮次奖,上海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内外奖项。在交叉学科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特别是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铁电液晶的存在,首次揭示了爆炸反应的微观机理,发现并验证了花椒素的抗衰老作用。魏冬青教授出身化学,应用人工智能超级算法在物理学、药学、中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工作,是学科交叉的成功典范,被誉为AI药物设计的开拓者,花椒素之父。目前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开展分子模拟,AI辅助药物设计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酶定向进化研究。在PRLJACSGastroenterologyNature子刊等期刊发表科学论文700多篇,主编专著14部,SCI引用18000多次, h因子73h10因子 360

(数学与统计学院 李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