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宁波大学何洪津教授做客“牧野格致”讲堂,为学院师生作主题为“A Triple-Bregman Balanced Primal-Dual Algorithm for Saddle Point Problems”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裴永刚主持。
鞍点问题作为优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广泛渗透于信号处理、机器学习以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关键领域。Primal-Dual Hybrid Gradient(PDHG)方法凭借其简洁高效的特性,成为求解鞍点问题的最常用的算法之一。然而,何洪津教授在研究中敏锐地指出,当将PDHG 方法及其众多变体应用于某些实际模型时,两个子问题之间往往存在求解难度失衡的情况,其中,对偶问题求解相对轻松,而原问题复杂的计算过程却像沉重的枷锁,极大地限制了算法整体的运行效率,成为优化技术在现实应用中进一步拓展的“拦路虎”。在本次讲座中何洪津教授提出了一种灵活的Triple-Bregman balanced primal-Dual Algorithm(TBDA),用于求解一类带有双线性耦合项的(不一定光滑的)凸凹鞍点问题。具体而言,TBDA算法主要由两个对偶子问题和一个原问题构成。此外,三个Bregman邻近项(每个邻近项都配有独立的Bregman核函数)被嵌入到相应的子问题中。通过这种设计,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原问题与对偶子问题之间切实可行的求解平衡。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算法框架: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现有的各类迭代方案;另一方面,能够为实际应用构建具有结构挖掘能力的定制化算法。基于合成数据集与真实数据集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TBDA 算法性能优于PDHG方法及其他一些高效的 PDHG 变体算法。讲座结束后,何洪津教授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与大家展开深入的讨论交流。
专家简介:
何洪津,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导。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导师孙文瑜教授和韩德仁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最优化理论、算法和相关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Numerische Mathematik、Inverse Problems、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等计算数学和运筹优化的权威期刊。主持国家面上、青年,浙江省重点和宁波市重点项目共5项,2017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25年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青年人才。
(数学与统计学院 林玉冰 王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