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春兰教授在学院一楼报告厅作题为《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培养经验交流》的学术报告。本院相关专业100余名师生及河南科技学院1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报告由王振平老师主持。
报告中,李春兰教授首先介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招生与就业情况,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随后,她从“思政引领”“双导师制”“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专题讨论会”等七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该校在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具体做法,并展示了师生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分享培养经验时,李春兰教授重点提出了九项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包括充分利用复试至入学前的过渡阶段、入学后科学制定学业规划、坚持每周末召开一次交流讨论会等,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发展与科研能力的协同提升。最后,她结合多年研究生培养实践,总结了六点培养心得,特别强调“讨论会”是促进师生学习互动的重要载体,而“团队合作”则是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此次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经验总结,又有实践指导。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一致表示深受启发,对未来的学业规划与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专家简介:
李春兰,蒙古族,理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数学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内蒙古数学会理事;曾任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数学史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1项,主持和参与内蒙古哲社、教育厅、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多部。2018、2019连续两年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23、2024年连续两年被田家炳基金会评为“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与师范生和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