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2025年野外实习——走进天界山(一)
为使同学们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弘扬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7月1日,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一班、二班全体同学前往新乡市辉县天界山基地开展野外实习活动。
上午八点半,同学们集合完毕,精神饱满,整装待发。天界山野外实习组长宇文延青老师就本次野外实习给大家进行全面解读和安排,对时间安排、实习任务与注意事项等方面统一部署,秦瑞云老师为各组发放实验仪器和工具等物资。随后,同学们分别跟随动物组、植物组带队老师开始实习。
动物组领取捕捉器材后,带队老师宇文延青、刘森、王静毅、郭东革向同学们讲解捕虫网和望远镜等器具的使用方法,动物组分为两队,带队老师各自带组内同学回顾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理论知识。在观察和捕捉动物期间,老师对同学们捕捉到的动物进行生动讲解和分析,让课本理论知识瞬间活了起来,大家分工合作,动手实践,亲身感受生物奥秘。
植物组带队老师王丹、姜丽琼、易照勤、刘路贤分别强调观察植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随后带领同学们对沿途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观察、学习和总结,通过类比提问等方式,启发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接下来,各队同学有序上山自主学习探究,集合时就观察过程所遇到的困惑积极请教,老师们一一答复,耐心解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天的活动过程中受益匪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深刻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持续以饱满的精力完成实习任务。
(生命科学学院 王云杰 关惠丹)
我院开展2025年野外实习——走进天界山(二)
7月2日,迎着朝阳,我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一班、二班全体同学以昂扬斗志开启富有挑战且充实的野外实习。
动物组老师带领同学们踏入山林,指导大家运用第一天所学的器具使用方法,在林间、草丛寻找动物踪迹,仔细观察昆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利用捕虫网捕捉不同种类昆虫,借助望远镜观察鸟类飞行姿态与栖息特征等细节。对于珍稀动物,老师们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其生存策略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植物组老师带领同学们穿梭于不同植被区域,帮助大家识别各种植物,详细讲解植物分类依据、形态特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同学们认真学习记录植物叶形、花色、果实等内容,通过对比不同植物差异,加深对植物分类学的理解。
下午,全体同学齐聚实习基地,开展动植物标本制作及阶段考核。在标本制作环节,动物组老师示范昆虫标本的展翅、整姿、干燥等步骤,强调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植物组老师演示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装订方法,提醒同学们注意保持植物完整性和美观性。在老师们精心指导下,大家全神贯注制作采集到的动植物样本。在阶段考核环节,老师们对大家所见动植物进行测试,随机提问其特征、习性等内容,深化同学们对动植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天实习,帮助了同学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动植物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王云杰 李悦茹)
我院开展2025年野外实习——走进天界山(三)
7月3日,我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一班、二班同学在天界山基地开展生态学实习活动,大家带着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深入山林,在实践中领悟生态系统的奥秘。
清晨出发前,张岗岗老师详细讲解生态样方的设置原则、调查方法和数据记录等要点,同时让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是专业学习的重要指引,以及今天的生态样方调查是如何契合这一理念的。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大家携带测量绳、记录板、卷尺等工具,徒步前往选定的实习区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按照要求划定不同规格的样方,对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数量、高度、盖度等指标进行细致测量与记录。与此同时,同学们仔细观察实习区域动物活动痕迹,分析生物间相互关系及与环境的协同作用,现场充满专注与探索的浓厚氛围。
下午返回基地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运用生态学专业知识,对上午采集的样方数据进行计算与整理,细致分析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到群落均匀度等指标,老师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数据分析的意义,使大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实地观测与理论计算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与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天的生态学实习,为同学们深刻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和意义,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与责任感,增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王云杰 关惠丹)
我院开展2025年野外实习——走进天界山(四)
为进一步助力同学们强健体魄、充沛体能、增长才干,7月4日,我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一班、二班同学在天界山基地开展野外实习活动,全体师生前往老爷顶进行长途拉练,在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挑战中探索自然奥秘。
晨曦微露,师生们整齐列队在基地广场集合,宇文延青老师向大家介绍山里独特的环境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今天徒步老爷顶这段路程,不仅是体能的训练场,更是绝佳的生态课堂,他反复叮嘱安全事项,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随后,队伍浩浩荡荡向着老爷顶出发。
拉练途中,蜿蜒的山路高低起伏,碎石与陡坡不断考验师生们的耐力,大家热情高涨,丝毫未减探索的劲头。植物组同学在老师的精彩讲解和引导下,化身“植物侦探”,沿途辨认各类植被,惊叹于植物的生存智慧,纷纷拍照记录,对照图鉴深入学习。动物组同学紧跟老师步伐,在溪边、草丛中寻觅动物踪迹,一边记录观察结果,一边热烈讨论,沉浸在探索动物世界的奇妙乐趣中。历经长途跋涉,师生们成功登顶,云雾在山间翻涌,高海拔独特的生态系统展现在眼前。
本次老爷顶长途拉练与分组实习,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在相互鼓励、携手攀登中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为实现体能与知识的双丰收,激发对未来科研工作的热情与向往注入了强劲动力。
(生命科学学院 王云杰 李悦茹)
我院开展2025年野外实习——走进天界山(五)
7月5日,我院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一班、二班同学在天界山基地圆满完成2025年野外实习活动。
清晨,同学们依旧保持着饱满热情,在各自实习领域进行探索与总结。植物组同学深入山林,对尚未辨别的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与记录;动物组同学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寻找新的动物踪迹,补充标本采集的种类。大家专注的神情与认真的态度,展现着对生命科学的执着追求。
临近中午,学院领导一行抵达天界山实习基地,看望慰问全体师生,与师生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同学们在实习中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大家要以此次实习为契机,将野外实习培养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融入今后的专业学习与科研探索中,既要脚踏实地深耕专业知识,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里不断突破。
下午,同学们齐聚实习基地广场和教室,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程考核、动植物标本制作与实习报告撰写中。课程考核现场,老师们随机展示采集到的动植物样本,要求同学们快速准确说出其所属类别、主要特征及生态习性,全面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在标本制作考核中,大家精益求精,力求将每一只动物的姿态、每一株植物的形态完美呈现,老师们对照评分标准,仔细检查同学们制作的动植物标本;撰写报告时,大家细致梳理实习期间的观察数据与心得体会,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老师们在各个小组之间耐心指导,帮助同学们完善标本与报告,确保野外实习的高质量完成。
夜幕降临,实习基地亮起温馨的灯光,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团建活动拉开帷幕,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实习期间的趣事与感动瞬间,有的同学讲述着拉练途中的坚持与互助,有的老师回忆着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歌声、掌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情谊得到进一步升华,共同回味着这段难忘的实习时光。
本次野外实习加深了大家对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进了师生情、同学谊,为培养眼中有光、胸中有志、心中有爱、身上有技、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好青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王云杰 关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