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开展“蝶影寻踪”主题科普活动
为深化高校社区联动育人机制,提升青年学子科普实践能力,促进社区科学文化建设。7月6日下午,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河南师范大学家属院开展“蝶影寻踪”主题科普活动,社区小朋友们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宣讲团志愿者以趣味问答为切入点,瞬间点燃小朋友们的求知热情。活动过程中,志愿者通过高清图片与生动讲解带领小朋友们走进缤纷的蝴蝶世界,并详细介绍了迁粉蝶、虎斑蝶、鹤顶粉蝶等常见蝴蝶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绚丽多彩的蝴蝶标本与鲜活案例,让小朋友们惊叹不已,纷纷抛出“为什么它的翅膀会变色”等问题,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答,并在问答中夯实健康生态理念。
活动互动环节,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进行蝴蝶标本的制作,以“预处理—定型操作—精修展翅—细节雕琢”四步法为框架,讲解专业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分步骤演示了标本制作流程。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细致整理翅膜、调整姿态、固定标本,完成属于自己的蝴蝶标本。活动尾声,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利用校园采摘的银杏叶等素材制作生态书签,在讲解植物脉络功能的科普过程中,完成从健康生态科普到科学理论认知再到艺术创造的思维跨越,将专业知识延伸至美育领域。
志愿播种希望,科普润泽社区。本次活动以“趣味科普+动手实践”为双翼,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这种模式将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既是一堂生动的自然科学课,也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一步锤炼了学生的沟通协作与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科普与实践能力,更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双重担当。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韦甜甜 王玉涵)
科普薪传——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开展生命科普宣讲活动
为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7日上午,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资源博物馆开展生命科普宣讲活动,宣讲团志愿者及新乡市图书馆五十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中,两名志愿者讲解员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生物资源博物馆四层展厅,志愿者们以标本为线索,将生命演化的壮丽图景串联起,并通过与观众们的互动环节让静态的知识“活”了起来。
在一层展厅,志愿者讲解员以中华鲟和桃花水母标本为切入点,巧妙地对比了无脊椎动物与扬子鳄的生理结构差异。他们用“从海洋到陆地”的故事,生动串联起生物进化的壮丽轨迹,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见证生命的历程演变。
二层的鸟类展厅中,金雕锐利的钩喙和丹顶鹤修长的双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志愿者们邀请孩子们模仿朱鹮单腿站立,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平衡游戏,深入诠释“形态决定功能”的生物学定律。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鸟类骨骼轻量化设计的精妙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层的昆虫展厅宛如一个绚丽多彩的“蝴蝶王国”,7万余件蝶类标本翩然起舞,诉说着昆虫多样性的奥秘。参观者们驻足惊叹,纷纷为自然的精妙设计而折服。
四层的哺乳动物展厅内,东北虎与金钱豹的皮毛对比引发了热烈讨论。志愿者们以生动的案例解析标本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孩子们则频频举手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知识的火花在每一个好奇的眼神中闪耀。
科普宣讲点亮生命奥秘,志愿服务传递科学薪火。本次科普宣讲活动以“科普+互动”为特色,将静态展品转化为动态学习场景,这不仅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舞台,也是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者的讲解,标本的观察,让参与者在观察与聆听中,既深化了对生命演化、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又充分激发了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王玉涵 韦甜甜)
探自然,启童心——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幼儿园开展科普宣讲活动
为启蒙幼儿科学思维,传递自然生态奥秘,锤炼青年学子科普实践能力,7月8日上午,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百禾幼儿园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幼儿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宣讲团志愿者通过精心策划的“火山喷发”小实验,为小朋友们直观展示了火山喷发的科学原理。当模拟火山在小朋友们的惊叹声中“喷发”出五彩斑斓的泡沫时,现场顿时沸腾起来,小朋友们随即跟随志愿者的指引伸出小手共同模拟熔岩流动,过程中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思考:“为什么火山会‘生气’?”等问题,用拟人化语言解释反应原理,让抽象知识化为可触可感的科学体验。
随后,志愿者以“蝴蝶的奥秘”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蝴蝶的种类、生长周期及生态意义,并通过互动问答激发了小朋友们的思考热情。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志愿者们还带领小朋友们从标本的观察、分类到粘贴固定,亲手制作了多种蝴蝶标本。小朋友们在动手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昆虫结构的认知,更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细致与乐趣。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小朋友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自豪地展示着动手实践的成果。
童心种下科学梦,实践淬炼青年志。本次科普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服务使命、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依托学科资源,打造更多优质科普项目,为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培养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王玉涵 韦甜甜)
识科学,护明眸——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绿营社区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为启蒙儿童科学兴趣,传播健康生活理念,7月9日,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绿营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健康科普活动,点亮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传递健康生活美好理念。
活动伊始,宣讲团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他们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科学小实验。志愿者切开土豆,轻轻将碘液涂抹在切面上,淡黄色的土豆瞬间泛起蓝色,这一奇妙的变化瞬间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他们围在周围,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随后,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借助日常食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土豆的主要成分和淀粉的特性。原本抽象的化学原理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变得直观可感,小朋友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了科学探索的第一步。
科学小实验结束后,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一场主题为“眼睛的奥秘”的科普宣讲,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奇妙世界。他们详细介绍了眼睛的基本构造,解释了瞳孔如何调节光线、睫毛如何阻挡尘埃等有趣知识,另外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近视的成因,志愿者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了实用的护眼小妙招,过程中小朋友们认真聆听,积极配合模仿护眼动作,现场氛围温馨欢快。
活动尾声,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趣味折纸之旅。一张张普通的彩色卡纸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逐渐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青蛙、千纸鹤、蝴蝶等动物。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专注投入,积极尝试,脸上纷纷洋溢着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知识引路启迪童心,健康护航相伴成长。本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社区小朋友们在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中,收获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同时,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普实践,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贡献了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韦甜甜 王玉涵)
拓印童心,折纸寄情——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金宸国际社区开展“植物拓印与手工折纸”科普实践活动
为激发青少年自然探索兴趣,锻炼其动手与创造能力,践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精神,7月10日下午,我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携手金宸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金宸国际社区举办“植物拓印与手工折纸”科普实践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中小学生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与植物的“亲密对话”。孩子们化身“小小植物学家”,精心挑选新鲜叶片,细致擦干水分后,在志愿者的示范下用胶带将叶片固定在拓印布上。他们手持小槌,遵循“轻敲慢拓”的节奏,沿着叶脉纹理细细敲打。清脆的敲击声中,叶片的脉络纹理渐渐在布面浮现,绿意与生命的精妙结构就此定格。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观察叶片形态之美,大家专注记录,在敲拓间感悟植物生命的精巧与神奇。
折纸课堂上,志愿者分发彩纸,分步演示青蛙、千纸鹤等经典折纸技艺。孩子们指尖翻飞,在折痕与翻转间,普通卡纸逐渐变成灵动造型:蓄势待跳的青蛙仿佛即将跃出掌心,展翅的千纸鹤似要凌空翱翔。现场惊叹声与欢笑声交织,孩子们争相展示作品,眼中满是创造的喜悦。此次折纸活动不仅锻炼了空间思维,更让孩子们在艺术创造中体会“生命形态”的多样性。
巧手拓印自然韵,童心折纸社区情。本次活动以植物拓印引导儿童感知自然生命之美,以手工折纸激发创造思维,为社区青少年搭建了亲近自然、动手实践的平台。志愿者通过组织策划与现场指导,提升了科普服务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社联动,开发多元科普项目,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与青少年全面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韦甜甜 王玉涵)
科探生花——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新乡市妇幼保健医院开展科普宣讲活动
为普及生命科学知识,传递自然生态奥秘,特别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的科学教育需求,7月11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走进新乡市妇幼保健医院开展“探索生命奥秘”主题科普活动,吸引众多家长和小朋友们热情参与。
活动以“自然探秘-动手实践-现象解密”为主线,层层递进激发儿童科学兴趣。志愿者化身“自然导师”,以金斑蛱蝶拟态枯叶的趣味案例切入,配合标本与动画演示,生动解析蝴蝶分布规律、完整的生命周期及拟态防御机制。小朋友们聚精会神聆听,不时因新奇发现发出惊叹。专业知识与趣味故事的巧妙结合,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悄然点燃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在动手实践的蝴蝶标本制作环节,小朋友们纷纷化身“小小科学家”,手持工具专注投入。从蝴蝶固定、展翅到定型装框,每一步操作都浸透着探索的乐趣。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当特殊儿童用颤抖的双手为蝴蝶展翅时,他们触碰的不仅是生命的奥秘,更是打开广阔世界的一把钥匙。这场“蝶翼上的教育革命”生动证明: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者,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点亮一盏温柔的引路明灯。当亲手完成的精美标本最终呈现在眼前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后的“火山奇旅”探究环节,志愿者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直观演示科学原理。小苏打与醋酸相遇,红色“岩浆”喷涌而出的瞬间,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互动问答环节,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解读火山知识,并解答孩子们的层层疑惑,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本次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并肩协作,共同完成标本制作与实验模拟,在默契配合中增进了亲子互动,拉紧了情感纽带。新乡市妇幼保健医院的护士们全程热心协助,维持秩序、提供服务支持,活动后更与宣讲团分享体态矫正小知识,实现医护与科普团队的互动交流,彰显“科普+健康”的双重理念。
医护科普双联动,亲子协作暖意浓。本次活动不仅是高校与医疗机构携手推动科普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科学普及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典范。通过趣味互动将科学思维与健康理念深植童心,为构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健康素养增强的社会环境,贡献着蓬勃的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 刘世学 王玉涵 韦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