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海南大学胡中民教授做客“生命之光”前沿论坛,作题为“基于多角度的降水-植被生产力关系解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院长于飞主持,学院相关师生参加。
胡中民教授首先介绍了植被生产力的定义及其全球意义,进而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陆地植被利用降水的效率的计算、分解及其驱动机制:1)降水对植被生产力的作用机理;2)植被生产力的分解与模拟;3)评估降水-生产力关系的核心指标。随后,他进一步引入Jeffery M. Perloff教授在《微观经济学》中提出的边际收益理论,为上述规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报告议题展开讨论,现场研究生与本科生提问踊跃。
专家介绍
胡中民教授,国家优青,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大学生态学院院长,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负责人,海南大学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团队负责人。从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长期以来,借助长期定位监测、野外控制实验、模型模拟以及卫星遥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从不同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如碳汇与水分消耗)和结构(系统转变)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影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前沿SCI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含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 the InnovationGeoscience,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Hydrology等生态学与地学主流期刊论文。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区域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
(生命科学学院 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