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发布者:谢文婕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3


10月2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西楼212会议室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师代表参加学习。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宋京双领学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并布置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关于在各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任务,对全院党支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系统安排。

宋京双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引导全院师生深刻把握全会的历史地位、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将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各支部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切实增强学习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推动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引导全院师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围绕河南“1+2+4+N”目标任务体系,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关键问题,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整合提升科研创新平台,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不断深化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要扛牢政治责任,守好安全底线,扎实做好学院安全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创新港校区搬迁工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擘画了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落地生根、见到实效。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效能,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姜丽娜表示:研究生培养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要着力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建军表示:公报中明确提出“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统筹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进人才强军”等战略方针,人才工作在新时代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学院要紧抓机遇,以培养拔尖人才为任务,生物技术B+专业建设为契机,依托动物生物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物科学虚拟教研室等国家级平台,创新培养模式,革新培养方案,秉持“极基础、强技术、重交叉、促创新”的培养理念,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元素,通过建设生物类智慧课程、数字化校本教材等,打造全新的育人体系。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于飞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科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引导科研人员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二是强化创新驱动,聚焦生命科学前沿和区域发展关键问题,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营造潜心研究的良好学术生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宋军丽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统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为高校管理工作锚定方向。高校行政服务必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要带头深学细悟学校规章制度,把依法办事内化为行动自觉,聚焦师生急难愁盼,以数字化改革打通审批壁垒,完善信息公开与“一站式”办理机制。将人文关怀融入学籍管理、物资保障等服务细节,推动行政服务与育人使命深度融合,为学院融入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大局提供坚实保障。

学院党委委员、组织员谢文婕表示,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把家国情怀培育融入日常管理,引导学生将个人科研理想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生命科学人才。

生物科学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马建辉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十五五”时期将是生物科学领域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抢占全球生物制高点的关键阶段。生物学领域教师要以本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提前谋划专业发展,加强高水平成果产出和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生物科学学科影响力。

(生命科学学院   谢文婕 赵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