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公布“舞动青春”视频接力活动获奖结果,我校选送的作品《星辰大海》荣获高校组一等奖。“舞动青春”视频接力活动,以线上联动为主,线下现场汇演为辅的形式进行,线上联动以快闪短视频形式呈现。我校自接到活动任务以来,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党委宣传部、音乐舞蹈学院精心策划主题、选编歌曲、编排舞蹈,从音乐舞蹈学院选拔633名师生参与视频录制,全体参演师生用真挚的歌声唱出了厚重的爱国情怀,用动人的舞姿展现了蓬勃的青春风采。此次视频接力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展现新时代青年师生昂扬的精神风貌,激励全省师生团结拼搏、开拓奋进。据悉,活动共评选出高校组特等奖5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2个、优秀奖27个。(党委宣传部 陈晚晴 音乐舞蹈学院 杨巧)
    2022-11-28
  • 为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通报我校近期疫情防控相关情况,11月25日下午,我校在第三会议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校疫情防控各专班负责人、全体处级干部、政工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尚字主持。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宗敏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新冠病毒变异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越来越大,学校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精准防控能力,持续优化和改进防控措施,他提出几点意见:一要对标中央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相关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二要坚持一个原则。要坚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办对学生负责的大学”。统筹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生在校学习和离校返乡事宜,鼓励大家在校学习完成本学期课程学习任务,坚持“愿留尽留”“应考尽考”,千方百计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有序安全的返乡方案;三要明确三个要点。坚持
    2022-11-26
  • 11月25日下午,学校2022年度职称工作会议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职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称评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科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宋晔主持。会上,校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宗敏教授强调,职称工作事关职工切身利益、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做好职称工作,一要坚持正确导向,突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把广大教师凝聚在学校“双一流”创建上来;二要坚持科学评价,落实分层分类评价、“小同行”评议,体现学科差异、体现专业水准,切实发挥同行评价关键作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要做到公平公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氛围,维护职称工作的公信力、纪律性。校职称评审监督委员会主任、校纪委书记王玉良教授指出,职称工作有程序、讲政策、重监督,各申报人员、学科组和相关服务部门,要坚守职称纪律规矩、守牢师德师风底线、把好条件标准规定,压实职称工作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形成风清气正的职称评审生态。宋晔教授宣读校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校职称评审监督委员会名单,要求认真
    2022-11-26
  • 11月23日上午,九三学社河师大委员会向物理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定向捐赠16000只医用口罩,捐赠仪式在图书馆前广场进行。党委统战部、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和两个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出席捐赠仪式。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永贤为九三学社河师大委员会副主委、校医院副院长谢小冷颁发捐赠证书。李永贤对社员们的暖心举动表示敬意,对校友与基金工作办公室的协调组织表示感谢,对两个学院的全体师生致以诚挚问候。他表示,我校九三学社作为学校第二大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时刻牢记职责使命,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许多社员挺身在前、无私奉献,在抗疫一线、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近日,当了解到部分学生口罩准备不足时,九三学社迅速行动,用最短的时间捐款并购买了防疫口罩,定向捐赠给在校师生以助力校园疫情防控。这次捐赠是我校九三学社社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积极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绘就助力疫情防控最美“同心圆”,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统战力量的生动写照。(党委统战部 樊莉霞
    2022-11-24
  • 近日,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以线上方式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斩获国赛银奖3项、铜奖8项,入选大赛现场优秀创新创业展示互动项目1项(全国仅8项),获奖数量位居河南省第一位,也为我校历年来最高,实现了我校在该项重大赛事上的新突破。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治军多次听取大赛筹备工作汇报,并亲自到省赛现场、国赛现场观赛指导;各学院(部)和相关职能部门鼎力支持、通力协作;各位指导老师耐心指导、细致辅导;招生就业处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投资人等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一对一项目辅导30余场,不断打磨优化参赛项目,提升参赛项目质量,为国赛取得突破性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4554所院校的340万个项目、145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1128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校赛、省赛和国赛的激烈角逐,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雷丁懿同学主持的《甜猕猕——红心猕猴桃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和董星池同学主持的《“翼”想——生物文创潮流品牌》项目、国际教育学
    2022-11-22
  • 11月20日,我校召开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认证学院全体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反馈会由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宋冬生教授主持。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宋冬生首先代表联合认证专家组介绍了线上进校考查的总体情况,对我校师范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专业评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师大师范底蕴深厚,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体现在办学定位突出师范主业,专业建设突出学科支撑,人才培养突出学生中心;赞扬学校推进认证有方,优化内涵有为,增效推进有序,协同配合有方,服务指导有招,条件保障有力,三个达成和持续改进机制初步建成。他同时也认为,学校在师范类专业建设与认证方面,存在反向设计有断点、正向施工有弱点以及产出评价有待进一步加强。他建议,学校要抓实课程考核综合改革,面向学生,突出能力,做到“无能力不考核”。王建平教授代表教育技术学专业专家组做了意见反馈。他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支撑关系,达成度较好;专业毕业生社会声誉好,用人
    2022-11-21
  • 11月2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宗敏通过网络在线直播的形式为学校2022年下半年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尚字主持。王宗敏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题,从党的二十大基本情况、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髓和内涵、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宣讲。王宗敏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通过深学细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大师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王宗敏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百年党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三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22-11-2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