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全球专业信息提供与分析服务领域的领导者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书燕教授入选。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22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6938人次高被引科学家入选2022年度榜单,他们在过去十年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单个或多个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入榜这份备受期待名单的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用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的重要学术影响力。高书燕教授是我校首次入选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顶尖科学人才。据2022年11月ESI最新数据显示,高书燕教授近十年来有26篇高被引论文,分布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环境/生态学4个ESI学科研究领域,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产出高水平、引领性成果方面的显著作用。近年来,我校坚持以国家“双一流”创建和科技创新理念为引领,紧密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科学布局、系统推进,激发
    2022-11-16
  • 11月11日下午,我校以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在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梅宪宾主持。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宗敏强调,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和实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以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全过程,通过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推进课程、专业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他指出,体制机制改革的本质在于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其基本策略在于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满足大学生普遍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优化顶层制度设计,丰富和赋能供给要素,激发办学活力;其实践路径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三大要素”即专业、课程、教师的供给质量为导向,全要素赋予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树立以“专业为学生而办”“课程为学生而开”“教师因学生而在”的改革理念,通过重塑专业转换制度,深化学分制改革,重建教师考核评聘制度等体制机制,推动专业
    2022-11-12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1月11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高校社科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会。本次大会采用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分为河南省教育厅主会场和各高校分会场。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吕冰出席会议并讲话,00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才华主持会议。我校分会场设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梅宪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会议,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高校新型智库部分在校人员参加会议。大会有6位高校领导代表及社科专家代表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进行发言。吕冰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 奋力推动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在讲话中对全省高校社科战线提出明确要求,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做到“五个牢牢把握”;二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系统推进学习培训;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建强人才队伍,提升智库水平,搭建创新平台,奋力推进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我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
    2022-11-12
  • 11月11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与“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项目深度对接行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张志海,校党委常会、副校长马治军,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部分师范专业学院教学负责人,首批“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参训学员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教务处处长梁存良主持。启动仪式上,李松原高度肯定我校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加快推进教育部“强师计划”,努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之际,敏锐及时地抓住教师教育协同融合式培养契机,主动与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深度对接行动。李松原高度认可行动方案中的“两项行动目标、五项行动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生成性,并就对接行动提出三个期待:一是探索一个教师教育联动发展新机制,二是产出一批教师教育改革研究新成果,三是推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新变革,教育厅将从指导教师工作量与继续教育学时转换、专题研究项目和省级宣传平台等多方面提供政策引导支持和组织引导保障。李松原对河南师范大学承担的教育部“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
    2022-11-12
  • 近日,中共新乡市委、新乡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对在“新乡WTT世界杯决赛2022”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报表扬的决定,我校荣获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新乡WTT世界杯决赛2022”是新乡市承办的世界级乒乓球赛事,我校自接到志愿服务工作任务以来,积极响应号召、勇担社会责任,面对疫情防控较为严峻复杂的形势,克服各种困难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宗敏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和学院周密部署,在确保学生志愿者安全的前提下圆满完成大赛志愿服务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梅宪宾多次带领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校团委、体育学院精心组织,选拔64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赛前学校开展了志愿服务通识知识技能、安全保密、服务礼仪、心理健康及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为志愿者发放防疫物资大礼包,制定日报告方案,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作为志愿者主要保障高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赛事筹备与进行期间,志愿者分别参与到赛会竞赛部、安保部、票务部、接待部、体展部等共计9个部门的工作中,为运动员、观众等提供场馆引导、赛事保障等志愿服务。一抹抹“志愿红”在比赛现场忙
    2022-11-11
  • 11月8日,我校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家进校考查工作协调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治军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学院、教育学部全体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其他具有师范类专业尚未参与认证学院的书记、院长及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梁存良主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马治军对文学院、教育学部前期师范类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做好迎接专家组线上进校考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五位一体”教育评估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是我校的底色、本色、特色,师范类专业建设是我校专业建设的中心任务,大家一定要统一到以高质量师范人才培养服务和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认识高度,全力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二是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工作成效。师范类认证工作是系统性、全局性工程,要建立学校规划、学院主体、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通过部门齐心合力、分工合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本次认证的各项工作;三是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以一流课程支持一流专业、一流专业支持一
    2022-11-09
跳转